“十四五”期间,在政策的利好驱动下,我国可降解材料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但在风口之下,更应考虑加强技术攻关,谋求产业转化,实现创新发展。这是11月26日在温州举行的“2021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与投融资峰会暨《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产业金融智库第四次年会”上,与会领导、专家、企业家及投资人达成的共识。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在致辞中谈到,4年前,为响应国家金融政策号召,我们推出了“促进产业+金融行动计划”,旨在推动化工行业的产融结合,有效对接资本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近两年,我们主要聚焦于可降解材料领域产融发展赛道,经过近4年的发展,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更加规范、透明、完善,我们坚信产业+金融行动计划将为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与会代表认为,2021年“限塑禁塑”政策趋严,叠加“双碳”政策红利,催生了可降解材料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十四五”期间化工新材料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尤其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将成为技术研发和投资的新风口。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指出,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产业面临技术与创新制约等问题,而创新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要通过创新解决生物基和可降解材料技术不成熟问题,通过创新解决经济性和竞争力问题。同时,行业发展过热的状况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解决塑料污染不可能完全依靠可降解材料,废塑料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也是现实而重要的路径选择。
专家还提出,应积极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持续推进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减量、科学稳妥推广塑料替代产品。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季君晖对中国可降解材料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所长董战峰提到行业应考虑制定碳中和方案,争取国家利好政策,加强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构建企业现代碳治理能力。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球塑化”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美术设计、视频等作品,版权均为“大易有塑”独家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请注明来源“环球塑化”,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环球塑化) "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 400-115-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