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总投资5亿元、新增产能2072吨/年、产值突破4亿元的长芦新材料含氟有机新材料产业化二期项目(简称:长芦新材料二期项目),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开工建设。
天津市及滨海新区相关领导、天津渤化集团负责人、京津冀三地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新质生产力驱动、跨域协同创新的重大项目落地。该项目生动践行了2025年全国两会“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战略部署,彰显天津渤化集团“高端高质高效、绿色低碳循环、数字智能智慧、韧性安全”的现代化工发展理念。
据介绍,作为天津渤化集团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长芦新材料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深耕高端氟化工领域,累计研发投入超1亿元,构建起“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该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氢氟醚合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氟聚醚、六氟环氧丙烷合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截至目前,该集团公司已拥有12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5项,并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具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等资质。
据了解,该工程项目在天津南港工业区总占地面积12.08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的二期工程,将建设2套氢氟醚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达产后可新增2072吨/年产能,年产值突破4亿元。工程项目充分整合京津冀资源,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转化”的协同创新生态。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长芦新材料将以二期项目为支点,同步推进三大战略:加速实验室成果向千吨级产业化项目落地,拓展电子氟化液在芯片制造、数据中心浸没冷却等前沿场景的应用,并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氟材料创新联盟,牵头编制7项行业或团体标准,推动国产化替代纵深发展。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高端氟化工产业创新标杆,为“十五五”期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质生产力”。
长芦新材料二期项目的破土动工,不仅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京津冀协同创新、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战略实践。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氟化工创新基地,以“泰达效率”和“渤化品质”,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书写新的传奇,为实现 “制造强国” 战略目标贡献氟材料力量!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球塑化”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美术设计、视频等作品,版权均为“大易有塑”独家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请注明来源“环球塑化”,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环球塑化) "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 400-115-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