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塑料制品资讯 > 微塑料是海洋里的PM2.5

微塑料是海洋里的PM2.5

2017-10-23 10:26:31 来源:环球塑化

   距离祖国遥远的大西洋上,正航行着执行我国首次环球海洋科学考察大西洋航段任务的“向阳红01”船。本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将历时260余天,分为六个航段开展资源与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由此,这成为“向阳红01”船入列以来任务最重、时间最长、挑战最大的航次。这个在巨浪里摇晃的4800吨的“大家伙”要在大西洋做些什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大西洋航段领队孙永福在大西洋航段科考深海地质、海洋生态、环境探测三个维度的目标为你独家揭秘……

u=736658834,3068333627&fm=27&gp=0.jpg

  “深海黑烟囱”咋回事?

  此次环球科考在南大西洋海域的核心工作,是探查海底热液硫化物分布特征。海底热液硫化物,是一种富含金、银、铜、铁、锌的矿产资源,由洋壳内高温热液喷发至海底冷却沉淀形成,俗称“海底黑烟囱”,“海底黑烟囱”主要出现在大洋中脊的断裂带上。由于海水沿裂缝下渗、受洋壳深部的岩浆等高温物质加热,形成接近400摄氏度的高温热液流体,可溶解洋壳内多种金属化合物,便从洋底呈烟雾状喷出。虽然画风好似“黑烟”,其实这些“海底黑烟囱”却在喷“金”吐“银”,形成的是热液硫化物矿产,极具开发价值。

  真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吗?

  在“海底黑烟囱”周围,热液流体的温度或高达350摄氏度。无氧、无光、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依然有生命存在,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科学家称之为“暗黑生物链”。这说明,地球上不仅有人们所习惯的、在常温和有光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的高温高压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的“黑暗食物链”。这些热液生态系统构成了繁荣的深海生物圈,也否定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固有认知。其实,深海热液活动周边的生存环境,很类似地球形成早期的极端环境。一些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发现,这些生物非常原始,接近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为此部分科学家有了新的看法:深海热液可能就是生命起源的地方。

  海里也有“PM2.5”?

  研究显示,海洋中75%的塑料垃圾源自陆地。海洋塑料垃圾成为全球性海洋环境问题,严重威胁海洋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自2016年起,我国开始对近海微塑料进行监测。今年我国将海洋微塑料监测拓展至远洋领域。此次环球科考将在大西洋开展微塑料调查作业,在我国尚属首次,走航过程中每隔400海里将完成一个微塑料调查站位。

  微塑料指粒径很小的塑料颗粒以及纺织纤维,通常粒径小于5mm。由于微塑料是污染载体,又被称“海洋里的PM2.5”。微塑料体积小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却很强。海洋环境中已存在大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不易溶解在水中,一旦微塑料和这些污染物相遇,正好聚集形成一个有机污染球体。因此,在南大西洋展开微塑料跟踪,不仅可以比对微塑料从近岸到大洋在不同海域的分布特征,还有助于推动我国海洋微塑料监测融入全球海洋垃圾监测和国际治理。

(来源:新华社)

免责申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球塑化”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美术设计、视频等作品,版权均为“大易有塑”独家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请注明来源“环球塑化”,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环球塑化) "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 400-115-2868

环球塑化网-塑料化工产业价值链服务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百强  
广东网络警察提醒您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粤工商备E191411000223 网络110 报警服务 B2B行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