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国钛白粉出口量再创历史新高。根据海关近日数据统计,2024年12月中国钛白粉出口15.84万吨,环比增长6.09%,同比增长10.53%;2024年1-12月中国出口钛白粉累计约190.17万吨,增加约26万吨,同比增长15.84%。
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副秘书长孙哲宇分析认为,2024年我国钛白粉出口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产品竞争力和性价比优势。2024年全球市场对钛白粉的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在涂料、塑料、造纸、油墨、橡胶等工业领域,为中国钛白粉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钛白粉需求的显著增长,成为中国钛白粉主要出口目的地。
近年来,钛白粉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进步明显,尤其是硫酸法生产工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的钛白粉产品在涂料等领域的使用性价比高,能够满足新兴国家市场的需求,在与海外企业的竞争中成功抢占了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氯化法工艺优势将凸显,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中国部分企业已经在氯化法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未来氯化法钛白粉的出口比例有望逐步提高,进一步提升中国钛白粉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整合产业链等方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这将有助于提升国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出口业务的稳定发展。
孙哲宇指出,2024年尽管欧盟、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钛白粉实施了反倾销政策,但出口量仍实现了增长。这表明中国钛白粉行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且企业通过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如增加对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的出口,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降低了反倾销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
颜钛钛行业分析师杨逊分析认为,一方面是中国从钛白粉的进口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而且领先优势逐渐扩大,这是行业最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中国钛白粉出口量连年剧增,主要得益于中国钛白粉的质量、供应、服务、个性化等众多优势体系;其次是从高中低到个性化需求,中国钛白粉的产品线定位愈加完善,品质提升速度飞快。依靠众多优势,形成对海外钛白粉产品强有力的替代性,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
谈到2025年出口形势,孙哲宇认为,一方面,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预计2025年全球对钛白粉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拉动对钛白粉的需求,为中国钛白粉出口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出口市场将呈多元化。面对欧盟等地区可能持续的反倾销政策,中国钛白粉企业将进一步拓展其他海外市场,如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区对钛白粉的需求增长潜力较大,且市场竞争相对较小,有望成为中国钛白粉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杨逊指出,尽管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发起反倾销调查,但海外客户对中国钛白粉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而且针对性产品也比较多,短期或对中国钛白粉企业会有影响,但长期的市场一定是用产品说话,不是依靠这种形式的保护出来的。未来,海外一定还是中国钛白粉重要的消费方向,而且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在这个路上一定会有一些困难,但长期来看,全球钛白粉供应一定会大幅度倾斜,而且更加的多样化。
涂多多产业大数据部钛分析师齐宇认为,2025年钛白粉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竞争,但受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影响,今年钛白粉出口量预计仍呈小幅增加趋势。
江苏泛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晓光认为,2025年,我国钛白粉出口还将受到一些主要国家和市场的反倾销制约,但是有利因素也很多,如“一带一路”国家对我国产品接受度提升,我国产品的品质提升、品类扩展,人民币汇率稳定等。综合来看,我国钛白粉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广西金茂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郭小芬介绍说,该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锐钛型钛白粉生产商之一,去年尽管全行业的出口数据很好,但金茂钛业的优势因受锐钛市场萎缩和钛白粉品种的双重限制,并不是很明显,产品出口约占产量的35%。2025年估计出口将有不小的困难,该公司将会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金红石产品生产能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以缓解出口压力。
倪晓光指出,全行业要坚定不移地做好产品国际销售和推广,同时还要更加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企业一定要树立高质量发展的雄心,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投入,勇于研发先进产品,早日形成高、中、低端产品的合理结构。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球塑化”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美术设计、视频等作品,版权均为“大易有塑”独家所有,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务必请注明来源“环球塑化”,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环球塑化) "的文字报导、图片、音频、视频等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 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如因版权或其它事宜需要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 400-115-2868